3203
7842
48
Show all posts
要真想明白Flash是什么,你得先知道90年代末之前的互联网啥样。 直到90年代末,网页就只有格式化的文本、图片、链接和外部内容。这可不是说网页不能有音频、视频、交互性、动态内容啥的。它们可以,也确实有。但这些都是通过外部内容实现的。也就是说,内容是由浏览器下载的,然后交给某种插件来处理数据并显示给用户。 90年代末设置浏览器简直是个任务。你得同时装IE和Netscape。你都需要它们,因为脚本在每个浏览器上的运行方式不同,所以为一个浏览器构建的交互式网页,如果不移植到另一个浏览器,就无法在另一个浏览器上运行——很多网页制作人员都没做到这一点。 说到脚本,你可能还想安装几个额外的脚本引擎,因为网页制作人员可以使用任何他们喜欢的脚本语言,但这两个浏览器都不支持所有常见的脚本语言。 然后,你还想安装一个运行环境(比如JRE)来处理小程序。在Flash出现之前,小程序可能是处理网页中图形密集型交互组件的最佳方式。 然后,你还至少需要四个不同的媒体插件——QuickTime、RealPlayer、Windows Media Player和一些处理MPEG格式的插件。因为每个插件只播放自己的格式,当然,网页制作人员也有自己的偏好…… 然后,你还需要为每个插件获取一堆编解码器。因为网页制作人员不仅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任何音频/视频容器,他们还可以选择他们选择的编解码器来编码包含的媒体。你访问的每个新网页的音频/视频很可能都使用你从未见过的容器/编解码器组合,所以要花半个小时才能让页面正确显示。 你还需要其他一些常见的插件,比如Acrobat Reader插件(PDF刚刚开始流行)、Shockwave插件(1995年发布)等等。 而且,即使这样,每三个网站就有一个无法运行,因为它需要一些奇特的插件或编解码器等等。尝试在90年代末查看交互式网络内容真是太糟糕了。 然后,Flash出现了。它实际上已经存在几年了,但突然在2000/2001年左右,所有的网页都变成了Flash页面。你不再需要安装多个浏览器,每个浏览器都需要安装多个插件和几十个编解码器。你只需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和一个插件(Flash),然后,砰!你的电脑就能显示所有网站,任何地方,任何时候。它就是能用。你可以看出它的吸引力。 在鼎盛时期,Flash安装在约92%的电脑上。大约99%的联网电脑都运行着Flash。它太诱人了。如果你能找到Flash中的安全漏洞,你就能侵入任何电脑,无论操作系统是什么。不幸的是,当单一软件占据巨大市场份额时,就会发生这种情况。修复它总是代价高昂的噩梦。Windows首次占据操作系统市场巨大份额时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,微软可能花了15年时间(以及巨额资金)才在5个版本中完全解决了安全问题。 然后HTML5出现了,它把很多插件都内置到浏览器里了。这重新带来了编解码器不支持的问题,在某些方面,从Flash到HTML5的转变是倒退了一步。但如今的编解码器生态系统主要由少数几个参与者(WebM和MP4 H.264)主导,所以问题不像90年代那么严重了。 有了好坏参半的替代方案,以及一款距离解决安全问题还有数年之遥的产品,开发者开始放弃Flash。随着他们的离开,销售开发者工具所能赚到的钱也枯竭了。随着它的枯竭,Adobe对这款产品的热情也消失了。
Bump
$\LaTeX$ formula tutorial Reply post To last page
Mobile version
2025-7-3 07:38 GMT+8
Powered by Discuz!
Processed in 0.012890 seconds, 22 queries